发展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民生的答案充满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消息(通讯员易荣波、李毅、黄洪武、雷岭、吴岩、朱光道、严鹏程)“十四五”已完成,“十五五”蓄势待发。老区认识到,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小康社会“争创模范县、创源动力”以来,五年来,一批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民生经济项目支撑起了人民群众的“稳定幸福”。
幸福从“有房住”升级为“住得好”
国庆、中秋节,家住城关镇凌源路社区电力村社区的老郭家里格外热闹。安装一部电梯后,邻居和亲戚经常来他家串门。
店店新村是一个老聚落。以前没有电梯。成年人需要休息提着杂货上楼。因为大楼太高了,买大型设备的技术人员就找上门来了。加装电梯后,只需几十秒就可以到家。电梯增强了居民的幸福感和实用感。
“十四五”期间,大悟投资8.8亿元,改造旧住宅122栋2492栋,面积约374.76万平方米,惠及居民5万余人;还完成95部电梯安装,惠及1万名居民。从老旧住区改造,到多维度打造瑞信大厦、翰林园等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市民实现了从“有房”到“住得好”的幸福升级。
把养老服务送到老人心里
“这就像我丈夫所做的那样。” 84岁的魏广平第一次来到城关镇福利院时,无法习惯面条。医院的厨师得知此事后,精心为老人做了一碗中硬面条,加入了他想吃的西红柿和红烧鸡蛋。老人捧着这碗面,心里暖暖的。
五年来,大悟县致力于影像护理体系建设、设施建设、资源整合、保障升级、供给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全县14004名老年人享受高龄津贴,年补贴金额达1800万元以上。贫困家庭残疾老人最高可享受2750元的照护救助。
大悟县社会福利中心是一所建筑面积100公顷、床位220张、集“医疗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机构。新建或改造四谷、夏甸、新城等10个农村福利院,完成175户农村福利院建设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培训养老服务人员500余人,日服务成年人950余人。投资1.5亿元、500张床位的大悟县湖北养老中心正在加快建设。
大悟县医院中医医养结合中心荣获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把养老服务放在老人们心里,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10月22日,西岳社区居民陈女士的儿子出现过敏性咳嗽。他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得到了儿科副主任医师陈凤霞的及时救治,消除了在县城排队等候的难题。
乘着“十四五”的箭头,大悟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拓展和深化优质医疗资源,县人民医院、中医院派出50余名医生到主要医疗机构进行长期会诊。 415次检查结果互认,为患者节省医疗费用超过500万元。 30万农村人口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县级医疗服务。
建有中医医院精神康复病房、鄂北急救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新妇幼保健院、人民医院感染大楼、中药厂等。县人民医院住院楼进行升级改造。建成城乡120个急救中心和6个急救站。县诊所就诊率(急诊)门诊IC出勤率达到66.07%,新增婴幼儿座位2,450个。
创建全国本土中医工作示范县,大悟被列为全省本土溶栓+PCI移植试点县,241个村卫生室实现全方位卫生服务。
持续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
10月24日,大悟县实验小学的罗清梅在黄站镇团冲小学给孩子们上课。今年,他和三位同事来到山区团冲小学支教,点亮了大山里孩子们的梦想。
全县建成23个教学联合体,从9所中小学校选派30名小学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安排415名城乡教师双向交流,以弱带强、城市带乡,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促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
五年来共投资5.1亿元,新建、改建、扩建学校54所。泉水实验学校、东城实验学校已建成并投入运行。禅慧实验学校建设加快,新增学位6000余个,有效解决班级规模大的问题。中小学教室、宿舍安装空调2412台,51所学校食堂提供餐食,让57235名学生充分感受到“幸福”。
为推进学前教育大学化,该县累计投资1.8亿元,新建、改建、扩建公办幼儿园24所,新增公共场所1830个。全县幼儿园达到75所,做到了学生有教、孩子有教。
“民生之本”正在变得更加坚实
10月初,家住大悟县开发区的高婷婷领到了第一个月的工资,和家人幸福地过着“双节”。
以前,高婷婷因为没有一技之长,一直打零工,收入也不稳定。去年,高挺参加了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组织的缝纫技能培训,掌握了缝纫技能,并顺利进入大悟一家纺织公司工作。他不但有了固定的收入,还当了工厂的主管。
如今,越来越多像高婷婷这样的人,通过实践掌握技能,获得人生成功。
大悟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围绕市场需求,开展机械加工、电子商务、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通过“培训+打工”方式培训23246人,帮助6973人实现稳定就业t。
“十四五”以来,大悟县城镇累计新增就业38877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3066人。工作这个“民生之本”更加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