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Guangdong BAIDU Special Cement Building Materials Co.,Ltd
— 新闻中心 —

应城黄滩镇“粉笔王”用小粉笔写“大文章”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通讯员 李友 在应城市黄坛镇柳园村,一支粉笔不仅离开了湖北,而且走向了世界。其背后是六十多岁的“粉笔大王”李俊在。他凭借近30年的坚持和创新,将传统非遗实践推向全球市场,使“黄坛粉笔”成为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从木匠到制砖工,从贷款起家到年产值过千万元,李俊宰的创业历程充满传奇色彩。 1998年,他乘坐粉笔车南下广东,从梅州出发,逐步开拓粤东市场。 2000年,他在潮州创办了第一家粉笔厂。他靠着高品质、低价位、诚实守信一步步扎根、壮大。 2014年,他响应人民号召,创办湖北三吉文化产品有限公司为村民创造就业岗位,振兴农村经济。 “我们不只是制造粉笔,我们还制造文化和创意。”李俊宰说道。面对欧美市场对粉笔做玩具和创作的需求,他自学制作硅胶模具,从平面设计到3D打印,实现了“24小时从图纸到样品”,将“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智造”。如今,公司产品远销欧洲和美国。 2021年产值突破1200万元,2023年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李俊在不仅把公司做大了,也改变了经济。公司常年吸纳农村劳动力60余人,繁忙期工作人员100余人,其中55岁以上员工占75%。低收入家庭和残疾人也在工厂里找到了力所能及的工作。他还资助道路建设、参观关爱老人、支持村庄建设,累计捐款超过20万元。 “一支笔能连接世界”是李军在湖北电视台《荆楚有好东西》直播中喊出的口号,也是他一步步实现的梦想。从潮州到应城,从国内到国际,他带领黄滩粉笔走向“快车道”,也让柳园村“中国粉笔第一村”的名号更加深入人心。 “愿望可以很高,但行动一定要务实。”李俊宰说道。如今,他带领团队在全省省组制定标准,推动粉笔行业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在黄滩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这位“粉笔王”用一根小小的粉笔写下了一篇关于海外文化复兴和扩张的大文章。
Tel
Mail
Map
Share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