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安全生产配备“超算大脑”,海量数据守护
          
省灾害监测预警平台每天为全省安全“把脉”。湖北日报讯(记者胡文杰通讯员袁令彬)10月28日,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湖北正在探索建立重大企业风险识别评估技术和管控体系,整合全省高风险行业风险识别、感知、评估等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形成规模超过80TB的数据库。使用后,系统每天处理实时数据超过1亿条,峰值处理速度达到每秒36万条,相当于为湖北安全生产安装了一个“超级计算大脑”。据了解,由于2024年8月启用了泛省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依托“1+1+17+n”多源多数据库和卓越的数据处理能力,有效监测和管理灾害事件21000余起,避免事故70余起,减少经济损失10亿元以上。 “每一条数据处理都是一条扎实的安全制造经验,必须‘固化’后才能正确使用。”专家赵秉华将数据管理比喻为“统一地方官话”。为此,省应急管理部门不仅引用了15项国家和行业标准,整合了14个地方海关,还创新开发了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系统,使数据使用更加系统、合规、安全。数据“固化”后,如何转化为安全能力?省应急管理部门以“数据赋能,出实效”为目标。 “我们需要依靠大数据来解决问题“风险点多、成因复杂、趋势难以判断。”参与整个系统建设的省应急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大数据模型,系统可以准确识别危险地点、设备等关键要素,实时了解危险状态,自动判定危险等级。目前,我省已针对湖塘溢流、危化品、冶金中毒等具体情况建立了预测模型。运行以来,直接经济损失已减少减少了3.6亿元,间接经济损失减少了7亿元。此外,“数据赋能解决方案”的价值不断扩大,目前,武汉、襄阳、宜昌等地的省应急部门和城市交通中心已经复制了这一数据管理模式,并推广到了。例如城市管理、工业互联网、自然灾害防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