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中国商会与罗兰贝格年度报告发布——欧盟
欧盟中国商会与罗兰贝格年度报告发布——欧盟政策不确定性加剧,中国企业展现韧性,中欧合作迎来关键行动年
人民网布鲁塞尔11月14日电(记者牛瑞飞)12日,欧盟中国商会与罗兰贝格在布鲁塞尔联合发布《合作求发展,应对挑战——中国企业在欧盟发展报告2025/2026》。报告显示,在中欧建交50周年的重要时刻,中国企业在欧经营在挑战中保持稳定,但对欧盟政策不确定性不断增加十分担忧,期待欧方采取实际行动,营造更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该报告基于对205名中国人的调查- 在欧洲投资的公司。数据显示,81%的受访企业认为欧洲的商业环境“越来越不确定”,主要原因是政策调整频繁、监管较轻以及商业泛政治化。但在复杂的形势下,中国企业却表现出了明显的韧性:到2024年,80%以上的企业将实现经营稳定或好转,53%的企业将实现营收增长; 62%的受访企业预计2025年收入将继续增长,一半企业计划增加在欧洲的投资。报告指出,中欧将继续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尽管全球需求疲软,双边贸易额仍将在 2024 年达到 7322 亿欧元。高新技术、机械交通装备等领域双向增长显着,中欧贸易结构持续升级。中国人对欧洲投资依然活跃,新能源汽车、电池制造等绿色产业成为焦点。近3000家中国企业在欧盟落地生根,为当地创造了超过26万个就业岗位。报告展示了众多中国企业在ESG、绿色航运、智能制造、可持续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案例,表明中国企业深度融入当地创新生态系统,为欧洲绿色和数字创新提供新动能。尽管欧盟营商环境连续六年被中国企业下调,但总体经营表现仍保持积极势头。受访企业认为,在欧洲打造全球品牌、发挥当地产业基础、开拓新兴市场是中国企业继续深耕欧洲的重要动力。基于外部报告经过深入研究,从政策透明度、市场准入、公平竞争、供应链安全、数字化、绿色发展等10个维度提出336条政策建议。报告强调,中欧双方应坚持开放合作,避免制造经济安全问题,通过制度化沟通稳定预期,为双方企业营造更具韧性的合作环境。报告认为,2025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应该是重建互信、务实解决问题的行动年。中国企业呼吁进一步扩大经贸、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教育文化等领域合作,以合作而非对抗的方式应对全球性挑战。中国企业普遍表示,只要坚持互利共赢互利共赢,中欧经贸关系完全有资格实现更高水平的稳定和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