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Guangdong BAIDU Special Cement Building Materials Co.,Ltd
— 新闻中心 —

20年实施48个铁路项目!中交二航局打造铁路国家

合武铁路.jpg.jpg东海之滨,最长的跨海高铁大桥——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南航道大桥已进入中塔支柱施工阶段;长江下游,跨度最大的三塔斜拉桥——朝马铁路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正在进行道路建设;在雄安新区,雄新高铁正处于无碴建设阶段,工程进展顺利。巨铁巨龙蜿蜒纵横,是连接中国经济的“动脉”,也是中交二航局深耕铁路领域20年的“奖牌墙”。 和乌铁路 2005年,中交二航局承建和乌铁路,成为第一家进入铁路市场的非公路企业。从那时起,第二港务工程公司全面融入“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整体建设,深度参与国家主要铁路干线建设,包括京沪高铁、京广高铁、京雄高铁、沪杭高铁、 西宝高铁、成渝高铁。 目前,港务二公司共承建铁路项目48个,在建项目19个。铁路总里程超过1800公里。参与了中国最长的10条铁路中的6条建设,以优异的业绩展现了“铁路建设主力军”的顽强实力。 破冰开启新征程,敲开铁路市场的大门高起点 2004年1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同年12月,原铁道部和建设部联合发文,进一步开放铁路建设市场。拥有公路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二港工程公司拿到了铁路建设市场的“入场券”,抓住了铁路项目快速攻关的机遇。 2005年10月,以中交集团为首的联合体中标和乌铁路客运专线湖北段。这是中交集团与港务二局的枕实铁路建设项目。 合武铁路连接合肥和武汉,是我国中部第一条高速客运列车线路。面临必要的高标准建设和中外合作的严峻考验联合督导中,二航人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进取精神,在全线四个招标标段中荣获“四个第一”:第一个获得梁制造许可证、第一个建造箱箱、第一个安装箱,11个单项工程被评为“样板工程”。就连一向严格的德国监理也由衷地称赞道:“不,这个项目还获得了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起点很高。” 哈大铁路 二航务局以高姿态进军铁路市场,以优异的业绩赢得了“开门红”。 2005年12月,第二航务工程公司联合体中标洛湛铁路岑溪至茂名段。这是第二家港务工程公司首次中标铁路项目。 2007年,依托中国交通建设公司二航局承建了哈大高铁,这是世界上第一条穿越高寒地区的高铁。 第二航局承包的标段位于黑龙江省。在零下40℃、最大积雪厚度30厘米、最大地面冻结深度2米的极寒环境下,需要克服路基季节性冻土等多项任务。该技术难题被国务院铁路安全安全团队评价为“管理能力优秀的团队”。项目组研发的“季冻地区客运专线建设技术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多项技术成果为高寒地区高速铁路建设树立了标杆。 肯尼亚蒙内铁路 2008年1月,中交集团中标京沪高速高速铁路。这条全球建设标准最高、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高铁,也体现了二航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同年10月,第二航务工程公司独立中标石武至武汉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SWZQ-6标段。这是中国交建所属子公司首次独立中标铁路项目,标志着二航局铁路建设能力得到认可。此后,二航局不断深化发展,从世界第一条山区铁路成贵铁路,穿越秦岭,到被誉为“中国最美高轨铁路”的杭黄铁路。 不仅如此,二杭人的足迹横跨全国国家边界。 2017年,第二航务工程公司参与的全球第一条中国标准铁路肯尼亚蒙内铁路开工; 2019年,第二港务工程公司参与的肯尼亚内马铁路建成通车; 2021年,第一条由中方主导投资建设的第二港务工程公司——中老铁路,这条跨国铁路建设、共同运营、直接接入中国铁路网通车……二航人用中国的管理、中国的技术、中国的装备,为共建“一带一路”贡献了强劲动力,也为共同描绘连通世界的巨幅画卷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 过河再过海,用硬实力实现铁路桥的跨越英语 “即使从头开始,我们也会有所作为!” 2014年,长江之滨,时任第二航务局沪苏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工程负责人的杨志德大声说道。依托该项目,公司铁路业务再次开启重大转折,首次进入铁路桥梁建设领域。 沪苏顿长江公铁大桥全长11.07公里,主长1092米。它是世界上第一座主长超过1000米的斜拉桥。二港工程公司承建的标段覆盖一座主跨336米的钢桁架拱桥,是整个天然港航道大桥中最大的双轨两用钢桁架路。 彼时,二航局在公铁两用桥建设几乎没有经验,这是最好的猎长,杨志德带头林研标准,最近最作时间最佳授课,时建学习会电平台。 2015年3月,专业项目部成功编制了《沪苏通长江大桥管理体系标准一体化》,涵盖4个主要标准化体系共119项。这不仅帮助项目通过业主评估拿下了第一张“绿卡”,也为管理项目超支树立了标杆。 2020年7月,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建成通车。二航局团队荣获6项科学技术奖、40项工法和专利……凭借硬实力,二航局赢得了业界的信任,先后拿下五峰山、长泰、朝马、池州等多座长江公铁桥梁“新订单”,奠定了在公铁两用桥梁领域的地位。从长江到海洋,二航人的“筑路梦”从未停止。 2017年,泉州建设福厦高铁海湾跨海大桥开工。它是中国第一座跨海高铁大桥,也是世界上第一座设计运营时速350公里的跨海高铁大桥。 为了让高铁能够在海上安全、高速地通过,中国第二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的建设者们为这座大桥量身打造了一座“防弹”桥。主塔设计为弧形H型塔,采用拱形造型减少风阻;主梁采用流线型箱形。结构,并巧妙结合导流板、减震护罩、电缆涡流阻尼器等气动设置,将涡激振动控制在5毫米以下,使列车在11级暴风雨中以350公里/小时的速度安全行驶。 从闪闪发光的微波到汹涌的海浪,二航人来到了世界三大潮汐海湾之一的杭州湾d. 2022年,港二工程公司中标南通至亨高铁四标段建设,并参与全线控制性工程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建设。面对8.69米的大水域、每秒5.3米的高流量、冲击力强、气浅、泥沙深、风暴频繁等特点,团队大胆提出“全栈桥建设”方案,将岸上作业转变为海上作业。在近海引桥施工过程中,航空二队提出了“20%低桩+80%承台组合方案”,大幅降低大型深水围堰施工的安全风险。 在宁波象山港,第一座市铁路跨海大桥——宁波市铁路象山港跨海大桥正在建设中。从2008年第一次抵达象山港再次征战这片海域开始,二航人用勤劳诠释“跨越山海”的使命。 长泰长江大桥 寻求新突破,以数字智能赋能超级工程铁路 六年磨一剑,梅花香自成。 2025年9月,世界最大斜拉桥长泰长江大桥正式建成通车。中国第二航空工业集团建设者近六年的心血终于有了成果。 作为国内最大的多功能承重非对称布置桥梁,长泰长江大桥全长10.03公里,由钢桁架桥、斜拉桥和最大跨度公铁两用钢桁架拱桥组成。实现了自重阶梯式沉箱基础减少收缩、减轻重量、“钢-混凝土”混合空间结构等四项世界第一设计。桥形塔。 水井的变化凝聚着建设者的智慧和汗水。在全球最大的水下面前,项目组自主研发了沉箱施工智能决策系统和智能土簇采集系统,创造了粉质粘土层大型沉箱最快下沉记录。面对350米高“菱形”桥塔施工难题,项目组研发了钢筋构件工业化施工技术、首台万吨米级塔机、基于北斗定位钢塔的辅助吊装引导系统,效率提升50%以上。六年来,二航团队始终走向“创新”,赋能施工 数字智能工程。获得80余项专利,开发出国际领先的成套产品打造跨江公路、铁路建设技术装备体系,为中国桥梁建设智慧化、绿色化转型贡献中国方案。 中老铁路 与此同时,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扬子赣江公铁大桥等项目不断突破极限、创造新纪录。 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是目前跨度最大的公铁两用三塔斜拉桥。面对松软淤泥层、超硬基岩造成钻头频繁“打击”的问题,团队引进国产超大型扭力链旋挖钻机,研发专用钻头,制定了“不同钻头灵活组合、不同地层精准应对”的施工策略。最终,仅用了108天、4年时间,桩基桥就完成了施工并提前半个月,创下了又一“第二出行速度”。 扬子赣江公铁大桥是昌九高铁重点控制性工程,全长19公里,自北向南覆盖赣江西支、中支、南支流3条支流。其中,中支主桥创下时速350公里混合层桥最大长度、首条铁大臂铁路混装钢梁断面等世界纪录。桥梁建设过程中,二航团队打造了覆盖设计、施工、监控全过程的智能施工系统,自主研发了视线监控系统和集成目标动态跟踪算法的缆索测试APP,推进了大桥建设。 工程从“建筑施工”到“智能制造”。 二十年春秋,二十年的努力和进步!中交二航局以匠心打造品质,以创新驱动发展,从铁路建设的新兵成长为铁路建设的主力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二行人将继续秉承交通强国使命,多做精品,打造成中国“智造”的国家名片,续写新时代铁路网拓展的宏伟画卷。 (文:梁秋怡、王浩、向长文、周旋)
Tel
Mail
Map
Share
Contact